产量在高点上过剩,需求在低点上不足,仿佛在一夜之间,中国钢铁企业走到了“断崖边上”。业内人士分析,目前钢铁企业面临着两个明显的问题:一方面,利润率不断下滑已近衰竭。另一方面,高企的库存数据给钢铁企业的后市运行带来压力。中钢协预测,今年钢铁行业的整体市场环境会好于去年,但钢铁企业“高成本、低盈利”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,而破解困局的出路在于战略性调整。
在山东泰山满庄钢材市场经营型材的侯老板,是包钢集团的一级代理。这十多年来生意虽不算“日进斗金”,但日子也算安逸。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自去年以来,侯老板明显地感到“钢材生意不好做了”,他甚至有了一种“走到断崖边”的感觉。
侯老板的“闹心”缘于中国钢铁产业目前陷入“高成本、低盈利”的困局。
产量在高点上过剩,需求在低点上不足,仿佛在一夜之间,中国钢铁产业走到了“断崖边上”。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,钢企如何才能顺利迈过盈亏生死线、生存下去?业内人士指出,钢铁业微利状况仍在持续,破解困局的出路在于战略性调整。
按照常规,二季度是钢材的消费旺季,但目前市场却“旺季不旺”——自从今年2月份达到阶段性高位后,钢铁价格又开始了“跌跌不休”之势,目前运行状况处于近五年来的底部。
5月中旬,记者在华东最大的钢材市场——山东泰山满庄钢材市场采访时看到,以前车来车往、川流不息的交易市场内,如今却显得十分冷清,数以万吨的各型号钢材静静地躺在仓库里——这是目前中国钢材行业的发展缩影。
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,钢材市场见证了钢铁行情的跌宕起伏。
不仅仅是钢材销售商,钢铁生产企业的状况也同样异常严峻。根据企业已发布的年报数据,截至今年3月底,中国86家重点钢铁企业的总负债为2.98万亿元,同比增加负债1889亿元。总资产负债率69.12%,同比升高1.49个百分点。
|